5月5日,拜登政府的最新决定得到了公共卫生研究人员的赞赏和制药企业的愤怒。
美国政府今天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宣布支持放弃对新冠疫苗的专利保护,此举旨在扩大疫苗供应,以便全球民众都能获得疫苗。“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需要非常策略。”美国贸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针对美国政府日前提出的放弃新冠疫苗专利的呼吁,德国各界表示怀疑和反对。
5月6日,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美国的计划将给疫苗生产带来“严重的麻烦”。彭博社称,如果没有研发带来的利润的激励,那么制药商未来可能不会研发制造疫苗。

各国政府只能立法放弃对相关专利的保护,因为专利文件是公开的,只要不保护,其他厂家就可以按照文件的做法仿制,但专利毕竟只是疫苗开发的一部分问题,新冠疫苗的生产、制造环节还是涉及大量的技术秘密,比如工艺等,这些是不公开的信息。
从目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来看,各成员无法达成要求企业贡献出技术秘密的协议,这也是讨论放弃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保护,目前主要是在专利层面的原因。即使放弃知识专利,各大药企还会掌握技术秘密,依然构成知识产权障碍。
生产新冠疫苗,尤其是 mRNA 疫苗需要来自全球几十家供应商的几百项成分,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熟练的技术人员,即使掌握相关知识产权,发展中国家的药企要生产出合格疫苗也难度不小。

各大药企依然可以依靠商业秘密、产业链的控制权、设备资金优势构成疫苗生产的壁垒。而且世界贸易组织各国或各成员达成放弃新冠疫苗知识产权保护,在执行层面也需要各国自己立法规定,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但这一决定可能打击药企对传染病防治药品或疫苗研发的信心,对以后的研发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也是各成员国或地区需要考虑的问题。
也正是有这些复杂的考虑在前,美国拜登政府这一声明最终能带来怎样的结果,新冠疫苗知识专利是否真的会开放,其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本文由家住美国网站综合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