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锐传媒7月27日综合报道,经历连续两个季度快速增长后,美国经济增速见顶已成为多数经济学家共识。展望下半年经济走势,美国经济预计受到供应短缺和通胀等因素影响而开始放缓,步入更温和扩张阶段。为抑制通胀压力,美联储可能考虑在今年年底前宣布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也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但当前美国经济恢复的主要瓶颈仍是供给端,例如服务业、制造业的供给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不过,由于收入和财富的高增长,需求端对未来的经济恢复仍有较大支撑,所以美国仍面临一定的经济滞胀的压力。
美国商务部6月底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6.4%。其中,占经济总量约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支出大幅增长11.4%。这说明,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仍然很强。
分析人士指出,许多美国人已经接种疫苗,并得到经济救助计划中的纾困金和额外失业救济补贴。在疫情缓解后,消费者释放此前被压抑的需求,花更多钱购买汽车、家具等商品,推动经济强劲反弹。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格雷戈里·达科表示,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家庭已积累约2.5万亿美元储蓄,大约13%预计用于消费,这将支撑个人消费持续增长至2022年。
尽管美国需求端依然很强劲,但供给和需求错配,美国通胀水平仍在大幅上行。6月美国整体CPI同比达到5.4%,核心CPI同比也有4.5%,基本上是过去30年最高的水平。尽管有基数因素的影响,但6月核心CPI环比也有0.8%,也是过去30年最高的。尤其是管控措施逐渐放开后,服务业的通胀压力已经在显现出来。量偏弱、价走高,美国当前面临的是类滞胀环境。
而随着管控措施逐渐放开,高额补贴政策逐渐撤出,美国经济供给端的压力有希望缓解,经济可能从“类滞胀”走向“再通胀”,经济大概率还是延续修复的趋势。
因此,总体而言,但只要疫情管控逐渐放松,美国经济仍会延续复苏,尤其是之前受压制比较大的服务业消费,有望支撑整体消费继续上行,经济将从“类滞胀”转向“再通胀”,本轮美国经济修复并未见顶。
(本文由家住美国网站综合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