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相关媒体报道,6月10日是一个牵动全球市场敏感神经的日子,投资者屏住呼吸等待美国官方公布的5月份通胀数据。劳工部公布5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跃升至5%,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3.8%,为1992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
通胀,已成为美国社会最为关注的热词。这远远超出了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美国通胀的担忧。
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高达5%
加速上涨的通货膨胀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数月来,随着美国疫情趋稳,民众对消费品和其他生产需求强劲,导致从美国木材到计算机芯片都出现严重短缺。美国消费者正在感受物价上涨的直接压力——“在超市花100元只能买到过去不到80元的食物。”汽油、食品、汽车、住房和电脑等消费品价格上涨大幅推高了消费者物价指数,中下层民众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根据美国记者的调查,目前美国各大超市的日常生活物资集体涨价,其中:
培根涨价11%,香蕉涨价3%,面包涨价11%,鸡肉涨价10%,咖啡涨价8%,鸡蛋涨价7%,牛奶涨价3%,橙子涨价8%,汽油涨价22%,玉米涨价44%,家用电器涨价约15%。
大多数理论认为,通胀来袭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一种货币现象。而美联储决策者一直通过试图“投机取巧”的方法让经济过热以避免衰退,但却常常因为“厄运”和技术错误导致价格“不稳定”。
普林斯顿经济学家、前美联储高级官员Alan Stuart Blinder认为,市场里有许多央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包括1970年代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冲击,而尼克松时代对工资价格管制的终结也加剧了通胀之火。
但对于通胀来说,以什么样的原因开始,就会以什么样的原因结束。
70年代的那场大通胀,终结始于1979年10月6日,当时美联储史上最强“鹰派”主席保罗·沃尔克开始积极收紧货币政策,此举使市场利率在次年4月一路飙升至17.6%,到1982 年甚至达到了更高的水准。激进的政策引发了美国经济两次衰退并导致失业率飙升,但最终美国迎来了一个通胀更为温和的美好时代。
(本文由家住美国网站综合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