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姐-shanshan

所在位置:首页常见问题美国华人理财投资有几个特点!

美国华人理财投资有几个特点!

详细了解财务状况,从退休计划、小孩教育基金,人寿保险到日常的收入安排,也会询问他们的财务目标、关心的问题,投资的理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与一般美国人相比,华人理财颇有自己的特点,现小编与大家分享。第一,华人普遍重视储蓄。华人总喜欢银行里多有点钱,而老美更注重及时行乐,有钱就花,甚至今天花明天的钱。中国人重视省钱,存钱的特点有其历史文化根源。5000年的中国历史多的是天灾人祸。战乱连年,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记载不绝于史,所谓“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就是在20世纪,中国也饱受战乱(辛亥革命后直到1949年)和人祸(如1957年大跃进)之苦。多灾多难的历史培育了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福兮祸所依”,要居安思危。在理财上的表现就是要未雨缪绸,积谷防饥,有钱的时候要想到没钱的时候,有饭吃的时候要预备没饭吃的时候,所以中国人普遍重视储蓄,为未来存钱,为困难时作准备。相反,美国历史短暂,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尽管也经历过战争和大萧条(1929-1933),但从未出现过中国历史上那样的饿死人的情景。同时20世纪的美国一直是个富足的国家,政府通过税收和福利来抑制过度的贫富不均,富人在美国当然活得很好,各种奢侈享受应有尽有,但穷人也有活路,政府的福利和救济使低收入者阶层和穷人也能享受基本的生活、教育和医疗照顾。富足的社会和完善的福利制度使一般美国人不用去担心未来,及时行乐,享受生活才是美国人的主旋律,鼓励花钱,促进消费也是从政府刺激经济到商家提升业绩的不二法门。在这种大环境下,让一般的美国人不花钱也难。第二,华人已经开始接受要理财、要做财务计划的现代观念。在中国大陆前几十年,一般人连温饱都是个问题,理财当然谈不上,能在银行里存几个钱就不错了。到了美国,学业完成了,工作也找到了,可以存下来的收入也多了,未来要考虑的事情也多了:买房子、送小孩上大学,以及退休都要自己管。此外,美国又是个多税的国家,工资收入要交所得税,投资所得,银行利息也要课税,过世后财产传给子女还要交遗产税。如果不做计划,钱不知不觉就花掉或被征税征掉,一事无成。美国实行市场经济,整个国家没有具体的经济计划,但就企业、公司来说,又都实行某种形式的“计划经济”,下一年销售量多少,花多少钱搞研发,多少钱打广告,是否雇人,雇多少人,公司董事会都会详加讨论,公司老总心底都有本帐。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小的经济实体,既有日常的衣食住行要照顾,也要考虑未来和长远的计划。华人到了美国,一旦完成学业,找到工作,都会考虑这些事情,有些人还多多少少作了一些计划。一般来说,来美国时间越长的华人,储蓄越多,计划越好。第三,都愿意为子女上大学存钱。中国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子女日后在美国当官从政可能毫无兴趣,但对培养子女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却是趋之若鹜。美国的统计资料也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日后的收入也越高,博士硕士的年平均收入有近$9万,学士也有$5万8,而只完成中学学业一年只能挣$3万。美国的中产阶级白人也希望送小孩上好的学校,但华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最为突出。不少客户明确表示,最大的心愿就是送小孩上常春藤大学,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有个客户给儿子取名“Harvard”,就是希望他日后能进哈佛大学念书。问及他们的财务目标时,绝大部分人都把给子女准备大学基金作为首要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确是议而不决,只有“心动”,没有行动或是全盘计划,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差,其主要原因大体有两个,一是觉得孩子还小(3-4岁),还有十几年,不用着急;二是总想找一个十全十美的方式来准备教育基金,而目前的各种Programs,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先说第一条迟疑不作的“理由”,只要看看目前的大学费用及其上涨幅度,你就知道准备大学费用只有太迟而没有太早的问题。

如果你的小孩今年2岁,还有16年(2031年)上大学,那一年上州立大学,4年要16.8万,一年要4.2万,私立一年要$9.2万,就算你只为他(她)准备60%,一年也分别要 $2.5万、$5.5万,对工薪阶层来说,每年要拿出这么大笔钱,税后的,而且连续4年,相信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若你有2个小孩,又不巧间隔只有一、二岁,那么你就要同时负担2个人上大学!这么一笔庞大的费用,若事先没有准备,完全靠当年的薪水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选择是早作准备,越早越好,储蓄与投资的时间越长,累积的资金也越多。至于什么是准备大学教育基金的最好方案,答案是无。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务,教育基金方案也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万灵药。Coverdell Education Savings Plan(以前称Education IRA),每年只有$2,000,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有收入的 限制,529计划没有收入限制,也可以放很多钱(最多每年可投入$2.2万),但529不灵活(不能自己选择Fund) ,太保守,或是担心放了太多的钱,小孩日后用不完,会有Penalty,开UGMA帐户又有小孩成年后会失去控制的隐忧。通过终身人寿保险来累积教育基金,也是适合于小小孩,岁数大了(10岁或以上),效果就不明显,或者没有效果。此外。大多数人在准备大学教育基金时,都不希望影响子女日后申请Financial Aid,而上述大部分方案除人寿保险外都会当作父母或子女的Assets,从而对申请资助有不利影响。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完全是因人而异,取决于小孩的年龄,你的目标,你的预算,你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你对Financial Aid的期望值,等等。总之,这是综合的考虑,方案可能是几种的组合。至于各种大学教育基金方案的详细描述,以及什么样的人适合于采用哪种或哪几种方案,欢迎通过这个微信公众号和我们进行交流。第四,往退休计划里放了太多钱。尽管华人最关心小孩教育基金,但在财务计划中作的最好的不是大学教育基金,而是退休计划。我们所接触到的华人多是专业人士,如医生、制药业或IT业,他们都往401K/403B中大量放钱,而且往往放到允许的上限,而在教育基金中多数人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放的钱远远不够子女日后上大学之用。有时候看起来很矛盾,对于新一代华人移民,退休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而子女上大学只有十几年或不到十年,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愿意往401K中放钱,而对更近期的子女大学教育基金不那么积极呢?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401K/403B能抵税,是上班族无可争议的最佳退休方案。华人对于任何能马上省税的方案或产品都是趋之若鹜的。相反,子女教育基金都不能抵税,用的是税后的钱,而且没有一种方案是适合所有人的最佳方案;其二,多数大学教育基金方案都对日后申请资助有不利的影响,而做退休计划除了放太多日后可能会有遗产税外,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弊端。往退休计划中多放钱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第一,如果放太多了,经济上未必合算,因为401K上的钱,日后是连本带利都要交税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退休后的税率会低于今天的税率。但如果你退休计划中有太多的钱,你退休后的税率可能比今天还高,而且还可能要交遗产税,高达50%所得税加遗产税要扣,你401K上的钱可能要去掉60-70%,拿到手的或者能留给子女只有30-40%;第二,财务计划是总体计划,讲究全面与平衡。人的收入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要花钱的地方又很多,往退休计划中投入太多的话,必然要影响到目前的生活与中期的计划,如子女的大学教育基金。合理地分配有限的资源,使其兼顾长远目标,中期计划和日常生活,是制订合理的财务计划的一条原则。本文绝不是反对往退休计划中多放钱,而是主张整体与平衡,要统筹安排,不能过于偏重。至于退休计划中究竟放多少钱好,则是因人而异。如果你收入很高,想早点退休,又有足够的钱作子女大学基金,则应多放,多多益善。如果你小孩上大学是近几年内的事,则可以考虑把401K的投入额降下来,拿出更多的钱放在子女教育基金中。此外,退休计划除了401K/403B外,还有其他计划可以考虑。如果你岁数比较大,401K开始的比较晚,除了401K最大限度地多放钱外,还应考虑开设Roth IRA,Annuity(年金)。此外,终身人寿保险可以积累现金值,也可以作为退休计划的一个补充,如果你是Self-employed,或者正职工作外还有兼职收入,则可以开设SEP IRA,每年可以投入毛收入的25%,或最多$40,000。投入SEP的钱与401K一样都是可以抵税的。第五,很多人仍不认同现代理财的一些理念。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关于Will(遗嘱),我们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华人(95%以上)都没有Will,而40岁左右的美国人有相当多的人都立有Will。华人不愿意立Will相信是源于传统文化,生前不愿谈论身后事,更不愿安排身后事,以为这 ‘不吉利,没有必要’,但在西方社会,立Will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也是作财务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即使你还年轻,如果你有小孩,设立Will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夫妻俩同时去世了,小孩未成年的话,如果没有Will,小孩的监护权是由法庭来判的。美国法庭是不可能把美国出生的小孩判给你在中国大陆的亲属来扶养的,而判给任何一个在美国它认为合适的人。谁获得了小孩的监护权,他(她)就有权支配你们夫妇俩遗留下来的财产。这很可能不符合你们的愿望,也不符合小孩的利益。但如果有Will,事先指定了监护人,则法庭无权过问,因为这是你们的遗愿。9‧11一个华人遇难者的妻子事后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立了一个Will,事先指定了3个小孩的监护人。
有爱评论,说点好听的~
暂无评论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网站(公号)所披露之任何资料、数据均来自媒体公开披露信息,信息数据力求但不保证完全准确, 如有错漏均应以相关信息所属官方媒介披露平台为准。本网站(公号)所构成的观点和建议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且不代表本公司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读者依据本网站(公号)做出的任何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损失,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责任。如阁下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 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 support@jiazhumeiguo.com,我们核对无误后会及时予以处理。
提示
请填写您的联系方式,专属客服一对一免费服务
电话:
邮箱:
提示
您已经成为营销宝免费会员,请您提供联系方式,家住美国客服会为您匹配客户。
电话:
邮箱:
回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