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容易脱下难:一半美国人已戴口罩 专家:至少要戴一年
3596阅读0评论留学移民

根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益普索(Ipsos)周五新发布的一项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来到4月,戴口罩已成为新常态的一部分,现在有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在公共场合戴口罩。

据abc报道,在上周出门的美国人中,有55%表示戴着口罩或面罩,而有45%的美国人没有。

两极分化的美国社会引发了许多话题,戴口罩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决定也存在党派分歧:69%的民主党人和47%的共和党人说他们如今有遮脸,比例相差22个百分点。

以上的民意调查于4月8日至9日之间进行,是在特朗普总统宣布疾病控制中心修订戴口罩指南之后的几天。

一直以来,美国卫生组织只敦促患者和医护人员戴面罩,但是新的研究表明,无症状的人也可以传播新冠病毒,因此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必不可少。

调查还询问了美国人对总统的态度,对疫情大流行的担忧,对疫情的影响持乐观还是悲观。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数百万美国人好奇他们的生活何时才会恢复正常。

据Today报道,公共场所关闭,大部分地区实行在地避疫,握手问候似乎已成为过去。

上周,疾病控制中心(CDC)更改了其关于口罩的指引:最初,建议人们不要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现在,疾控中心和卫生专家建议,出门遮盖口鼻,口/面罩对降低人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说,即使日常生活恢复正常,美国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仍可能戴着口罩。口罩将成为生活的新常态。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全球事务讲师Shan Soe-Lin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在疫苗上市之前必须戴口罩”。

接受过免疫训练的免疫学家Soe-Lin详细阐述了她的评论。Soe-Lin说:“我认为只要还有确诊病例,你我就需要戴口罩,而一天没有接种疫苗,新冠病毒对人类就存在威胁。”

Soe-Lin还说,任何年龄层的人都应戴口罩,这是降低传染的最简便方法。

耶鲁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所长萨德·奥默尔(Saad Omer)同意Soe-Lin对这种情况的评估,并说,在疫苗出来后,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戴口罩,可能一年。

奥默尔说:“即使有疫苗可用,这些措施也将比疫苗的作用更持久。” “我们现在处于未知领域。疫苗会因国家/地区和交付方式而异。我们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来研究疫苗和令大部分人都可以接种。”

奥默尔还表示,人们很可能会戴上口罩,因为它们“易于实施”并且“社会成本低”。

奥默尔说:“显然,指导方针已经改变了……但总的来说,没有巨大社会成本的事情很可能是一直要做的事情之一。”他补充说,他希望人们不要认为新指引作为“囤积口罩”的理由。“与其他事情相比,比如关闭企业和取消学校,戴口罩(对社会)的成本较低。”

早在3月初,Soe-Lin在《波士顿环球报》上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人们开始戴口罩或布面罩。

Soe-Lin表示,虽然应为急救人员和医务人员保留N-95和外科口罩,但有戴口罩“总比没有好”,并且可以帮助减缓冠状病毒和流感等病毒的传播。

尽管布面罩可以有效,但Soe-Lin指出正确处理很重要:人们只需外出时戴口罩,而不要触摸或摘下它,并在每次使用后清洗口罩。戴多层面料可能更有效。

Soe-Lin解释说:“多层掩盖比单层掩盖更有效。” “我认为,头巾应该是不得已的口罩材料,它们太薄了……而布口罩可以截留很大一部分病毒。”

(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家住美国
2020-04-17 发布
期待您的精彩评论~
"过快取消限制措施可能导致致命反弹", 全球疫情防控还不能松劲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称,虽然一些国家已计划解除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等限制措施,但过早解除限制可能导致疫情卷土重来。全球疫情防控依然任重道远。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201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1万例。

放松防控 为时尚早

据法新社报道称,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法国等国的传播正在放缓。有些国家已经在酝酿逐步取消居家限制措施。对此,他表示担忧,“过快取消限制措施可能导致致命反弹。如果掌控不当,疫情逐步下行的过程可能会像上行一样危险。”

路透社报道称,新加坡报告近200例感染病例和1例死亡病例。该国此前曾通过采取严格的检测和接触者追踪制度使疫情得到控制。然而,本月本地传播的病例急剧增加,促使政府采取了更严厉的防控措施。新加坡的经历提醒其他国家,即使危机看似结束也要保持警惕。

发展中国家疫情形势牵动人心。谭德塞表示,新冠病毒正在非洲农村地区扩散,多个国家出现了聚集性传播和社区传播。非洲国家本已不堪重负的卫生系统预计将面临严重困难。

“世卫组织的警告很有必要。”虽然很多国家都升级了防疫措施,弥补防疫疏忽,努力亡羊补牢,但对其他国家的援助和联动不足,缺乏足够的国际合作。而发展中国家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防疫设备、医疗物资等,是全球疫情防控最短板、最薄弱的环节。当前,疫情引起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危机在叠加,风险在变大。

世界多国 两难选择

迫于经济下行压力,疫情防控和重启经济成为世界多国的两难选择。

《华盛顿邮报》称,由于担心经济低迷,美国政府在寻求5月1日前恢复商业活动的策略。

欧洲多国也计划采取行动。外媒报道称,奥地利、挪威和丹麦宣布了从4月中旬开始逐步解禁的计划。在比利时,推动“退出”疫情防控限制的专家小组已经成立,由央行行长、经济学家、科学家、医生等组成。据意大利《晚邮报》报道,意大利总理孔特计划在现行限制措施13日到期后,允许书店、文具店等少数商店重新营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称,有人说,应该在拯救生命和挽救生计间权衡,这其实是一个虚假的两难选择。考虑到这是一场流行病危机,击败病毒和保卫民众健康是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

“经济何时可以安全重启,是病毒而非政客说了算。”美国彭博社报道称。

加强合作 全球共识

“这是一代人的战斗。”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举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首次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了3个基本要求: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的抵达和(在冲突地区)开放走廊,以安全及时地运送货物和人员;计划动员强大而灵活的资金,以应对与疫情相关的人道主义呼吁;保护最脆弱和最无力自保人员,并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法、人权法和难民法。

“人类只有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才能战而胜之。”王义桅认为,要加强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性,加强国际协调机制创新,增强G20等多边机构的联动性。发达国家首先不仅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共同研发疫苗,实现开放式创新,并努力援助发展中国家。此外,国家之间要放弃相互指责。全球要解除病毒政治化、防疫民粹主义等思想对疫情防控的绑架,要以人为本,形成超越民族国家利益之上的人类健康秩序建构的治理模式。

(文章转自人民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